半岛记者刘静通讯员王凯茜
俗语说养儿防老,在胶州市中云街道站西村有这样一对兄弟,提起他们的名字,村里的邻居都竖起大拇指,直夸他俩孝顺。他们就是王振东和王振凯兄弟二人,兄弟二人互敬互爱照顾瘫痪在床的父母11年不离不弃。
11年前,年迈双亲双双倒下
祖孙四代,四世同堂,本应该是大家所羡慕的家庭,但在胶州市中云街道站西村王姓家中,却发生着不一样的故事。2008年的一天,村民王绪勇外出办事,突遭车祸,送到医院抢救,虽保住了性命,但却成为了植物人,屋漏偏逢连夜雨,本就身体不算硬朗的老伴儿谭秀珍,因忧伤过度,突发脑中风一病不起,加上长年积累的老年病,也渐渐地失去了意识,父母接连出事给王振东和王振凯俩兄弟很大的打击,但俗话说养儿防老,俩兄弟毫不犹豫地承担起照顾老人的重担。兄弟俩工作都不稳定,只能靠打打零工维持家中的生计,父母双双病倒无疑对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雪上加霜,但俩兄弟丝毫没有怨言,从未从他们的口中听到一个“苦”字,用人间真情演绎“大爱至孝”的传统美德。
为全心全意地照顾父母的同时又不耽误养家糊口,哥俩商量后决定安排合理的对接,每人半年在家伺候父母,半年外出上班挣钱养家。为常年照顾两位老人方便,便于老人翻身,兄弟俩给老人买了两张舒适的大床,将两位老人安排在同一间屋的两张床上,两位老人瘫痪在床失去意识,生活完全不能自理,大小便、翻身、吃饭喝水等正常人能做的事,两位老人都做不了,需要有人陪护,尤其是吃饭,兄弟俩照顾起两位老人来却很细心。兄弟俩不得不天未亮就起床,做饭,做好了将食物放在专门的机器里压成流食,导入老人口中,害怕烫着老人,他就用舌尖试温,感觉温度合适了才一点一点导入老人嘴里,他们起早贪黑、任劳任怨,毫无怨言,每天工作再苦再累,下班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来到父母床前嘘寒问暖,端水送药,长期卧床,容易生褥疮,兄弟俩便坚持每天给父母翻身,一天两次给老人擦拭身体,隔三差五就给老人换上干净的衣服,晚上还为老人泡洗热水脚,并按摩手脚,保证老人血脉通畅。多年来两位老人身上没有起过一个疹子,常年瘫痪在床的病人房间里一般都会有异味,但老人房间一点异味也没有,不少去过他们家里的人都说,如果不知道,根本想不到家里还有两位瘫痪老人。
父亲去世,更加细心照顾母亲
“尤其这几年,父母的病情基本控制,整天躺在床上,每天晚上最难熬。老人睡觉没有时间观念,到晚上我和媳妇都很累的时候他们还醒着。我就在旁边的小床上躺着,只要一有动静,我就赶紧起来看看。”大哥王振东说,虽然抬头纹悄悄地爬上了额头,家庭的负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,但他对于生活还是十分乐观,从来没说过累,2018年父亲还是没能抵抗过病魔,撒手人寰。兄弟俩把悲痛化作力量,更加细心地照顾起了母亲,小弟王振凯说:“有老人在,一家人一起比什么都重要,我一定要把母亲照顾好,苦点累点都不算什么。”
年龄的增长加上长时间站立的劳累,大哥王振东的双腿患上了严重的静脉曲张,多年前做了静脉切除手术后,小腿肌肉也不断地萎缩,虽然做手术暂时抑制住了病情,但还是不能自由伸曲,腿上缠上了绷带,一瘸一拐地在家里伺候母亲。小弟王振凯目前在云溪一家饭店打零工,媳妇在鞋厂上班,孩子今年高中毕业,学习优秀,他们靠着微薄收入支撑着家庭的开销,义无反顾地承担着照顾老人的责任,王振凯在打零工的日常工作中,吃苦耐劳,为人忠厚,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,受到尊重。
照顾老人,全家总动员
兄弟两人能如此团结,齐心协力照顾老人离不了家里的“贤内助”,两位好儿媳会根据两位老人的身体状况荤的素的、时令的反季节的,变换着花样做菜给老人补营养。这些看似细小的事情,在家人的耳濡目染和言传身教下,孙子和孙女也十分乖巧懂事。遇到大人们忙不过来时,孙子和孙女主动照顾好爷爷奶奶,为他们端饭、送水,爱心在这个平凡的家庭中一代代传递。
十多年来,兄弟俩始终坚守对父母的孝顺,无怨无悔地照顾,演绎了一个“最亲是爹娘”的动人故事。面对沉重的家庭负担,体现了他们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和对家庭的强烈责任感,赢得广大群众的称赞。